与春季大豆相比,夏大豆生育期间的温、光、水等条件有很大差异。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夏大豆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夏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湖南夏大豆一般在油菜、麦类等冬播作物收获后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秋季成熟,一年两熟,或与玉米套作。根据夏大豆品种特性和生长期间的气候特点,夏大豆栽培关键技术如下:
1.选择适宜品种
为了保证夏大豆与冬播作物在时间上不存在矛盾,不误下茬冬作物适期播种,豆油两熟制宜选择早熟和极早熟夏大豆品种.或用适宜夏播的春大豆品种代替夏大豆品种。若与春玉米套种,则除考虑品种的丰产性外,还要考虑夏大豆品种的生长习性、耐阴性和抗倒性等。
2.抢摘及时播种
由于油菜、小麦收获后气温高,跑摘快,播种时间紧迫,应在前作收获后及时耕地和整地抢种,或采用浅耕灭茬播种,播前不必耕翻地,只需耙地灭茬,随耙地随播种,或不整地贴茬抢种。为保证大豆出苗所需水分,切记足境下种,无摘停播或造埔播种。夏大豆播种至出苗期温度较高,无论采用何种播种方法,均要求适当深播厚盖保摘保出苗,覆土厚度以3~5cm为宜,过深子叶出土困难,过浅则种子容易落干。
3,合理密植
夏大豆生长期较长,繁茂性好,密度一般比春大豆小。根据湖南各地实际情况,一般每亩保苗1.2万~2.0万株,在土壤肥沃的湘北平原地区种植,适宜保苗数在1.2万~1.5万株,地力中等土壤种植可保苗1.5万~1.8万株,瘠薄地或晚播的,亩保苗宜在1.8万~2.0万株。一般密植程度的最终控制线是当大豆植株生长最繁茂的时候,群体的叶面积指数不宜超过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