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47家家养野生动物养殖场户被封控隔离,全区90%以上的农牧户和88%以上的行政村(嘎查)达到了干净整洁标准。内蒙古还新增5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筹备春耕。
47家家养野生动物养殖场户被封控隔离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二级巡视员王雨锋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关闭活禽宰杀摊点。对全区47家核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家养野生动物的养殖场户排查监测和封控隔离,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阻断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月24日—2月9日,全区禽流感共监测样品2047份,均为阴性。共检疫家畜10.8万头只、家禽68.3万羽、动物产品58.7万公斤,保证了上市动物、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供给。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又是春季动物疫病高发期。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候鸟开始迁徙,各地动物补栏、调运频繁,加之国内外动物疫情复杂严峻,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明显加大。接下来,内蒙古将进一步强化应急值守和应急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和举报核查制度,对全区动物疫情监测排查情况、畜禽检疫情况等实行日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88%以上的行政村(嘎查)实现干净整洁
发布会上,王雨锋介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把深入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到农村牧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统一部署,积极行动,发布了《农村牧区疫情20条防控指南》,从严格人员管控、强化人员隔离、加强卫生整治、增强保障能力四个方面指导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共清运房前屋后生活垃圾19.7万吨,积雪冰冻垃圾39.8万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牧业生产废弃物57.6万吨。
与此同时,内蒙古加强村内公厕和户厕消毒管理,严防粪口传播,全区90%以上的农牧户和88%以上的行政村(嘎查)达到了干净整洁标准,从源头上预防了疾病传播。
“通过前期防控工作,当前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要根据本地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避免开展人群聚集式活动的同时,做好农户自身房前屋后院落的清洁,把开展以村庄清洁行动为重点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有力有效手段,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持。”王雨峰介绍道。
新增5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筹备春耕
记者了解到,在马上开始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内蒙古新增5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全部用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做好防疫和生产两不误。
据悉,今年内蒙古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继续实施。
新增5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全部用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新增以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任务新增135万亩,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110万亩;继续在7个盟市的18个旗县实施耕地轮作制度试点400万亩。
此外,自治区在5个盟市的6个旗县区开展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12.2万亩;据近期农民种植意向调查显示,受政策利好影响,我区农民生产积极性高,预计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1.3亿亩和1亿亩左右。
【来源:内蒙古晨报】